這篇文章寫的不錯
在即將去中國工作的我來說 提供不少建議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歷史上找不到任何一個地區能像中國大陸這樣,不到30年間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化:1980年代,它是「世界工廠」;1990年代,它搖身一變為「世界市場」;而跨越21世紀後,現在大陸是吸引全球菁英爭相競逐的「世界職場」。
只有一水之隔的台灣當然首當其衝,來自對岸的強大磁吸力從不曾真正削弱過。經濟部投審會統計,去年1—10月份核准中國大陸投資金額為76億6千3百68萬5千美元,又比前年同期增加了30.11%。
你也想到大陸一試身手嗎?但抬腳跨步前請注意:「西進」絕不等於「冒進」!

文/盧智芳  圖/劉國泰
2008年1月 Cheers雜誌

因為看過太多志得意滿上路,最後鍛羽而歸的例子,長期橫跨兩岸提供企業人力資源諮詢的顧問林娟,最近與自由作家藍麗娟合著《大陸工作一卡通:搶佔世界職場的教戰手冊》一書,由《天下》雜誌出版。關於台灣人前進大陸容易陷落的盲點,林娟有不少深刻的觀察。

1.「西進」到底是誰的選擇?

林娟認為,目前最有籌碼的族群,莫過於「年約33?39歲的中階主管」。他們登陸後可以跳升高階主管,在壓縮式的成長下(圖表1),升遷速度將比毫無中國經驗的同儕更快。

為 什麼40歲以下、具備5?10年管理經驗的五、六年級生最有利?這要回到目前大陸對人才的需求。總字輩主管當然最具優勢,但這類職缺相對少。至於30歲以 下的幹部,大陸本地人才已足以勝任。事實上,在這個層級,很多企業甚至寧願用更高的薪水聘請當地菁英而捨台幹,因為他們較能掌握本土市場。

對 七年級生或新鮮人,林娟並不建議直接跨海尋找工作。一方面要適應文化、一方面要與大陸應屆畢業生競爭,絕對是場硬仗。大陸的主流就業人口以高校畢業生為 主,20歲出頭即進入職場,比起來,很多台灣年輕人念完研究所、當完兵都已26、27歲了,不管年齡、歷練,當下就出現落差。


最近104人力銀行針對684家兩岸布局企業進行的最新調查,也相當程度呼應了這個現象:高達45%的受調 企業在基層人力中完全不用台灣人,而目前以財會、業務跟生管類工作雇用台灣基層人力的比重較高,但在未來5年內也將明顯縮減(圖表2)。除非是培訓後直升 主管的儲備幹部,可以考慮作為生涯跳板。

2.「本地雇用」還是「外派」好?

「外派」與「本地雇用」(local hire)是目前最常見的西進模式。甚至有愈來愈多台灣人主動以「本地雇用」身分爭取工作機會。

本 地雇用的台灣人與大陸員工比較,兩者薪資報酬差距有多大?林娟指出,大陸對勞動者的保障主要在所謂「六金」(或稱五險一金)上。包括生育保險、公傷保險、 養老保險、失業保險、醫療保險與住房公積金,此外還享有交通津貼與年節返鄉假,但這些都不適用於台灣人。此外,由於外國人必須領有就業工作證才能在大陸工 作,以「本地雇用」受雇的台灣人不僅一樣要申請就業工作證,也要以外籍身份繳稅(圖表3)。

大 陸的個人所得稅採每月申報,外籍人士包括台灣人,只要居住或工作滿連續1年(1次離境不超過30天,或多次離境但累積日數不超過90天),都「視為」大陸 公民,要申報境內、境外所得。此外,在大陸擁有不動產或設籍的也一樣。比起大陸員工,台灣人「本地雇用」的福利、稅賦條件並不理想。

若跟外派比較,距離更大(圖表4)。因此現階段來說,以企業內外派西進,仍然是對台灣人最有保障的管道。

3.機會新大陸還是職場叢林?

具體的資歷、能力固然重要,但很多人「陣亡」的理由,不盡然是「不夠努力」,反而是只顧著在「機會新大陸」衝鋒陷陣,小看了它「職場叢林」的另一面。

要是不了解大陸社會文化中的各種「眉角」,很容易誤踩地雷。林娟自己就有過幾次「助人反揹黑鍋」的經驗。例如有一次她出於善意,轉介客戶給大陸同事,卻遭同事誣告串聯廠商拿走獎金。從此林娟遇事必簽合約,而且一定小心保留雙方往來的電子郵件。

為了在13億人口中出人頭地,大陸年輕人普遍學習力強,自我利益至上。幾個大陸籍主管聯合「圍剿」台灣幹部的血淋淋例子屢見不鮮,台灣人則經常在「不跟你一般見識」的心態下,請調台灣或辭職走人,放棄耕耘的成果,殊為可惜。

所以想真正施展抱負,務必要先懂得大陸各種人情世故的「潛規則」。林娟歸納出3個“Do”、6個“Don't”:

(○)相交在於誠。

(○)尊重包容文化差異。

(○)凡事多觀察,謹言慎行。

(×)避談貪污與檯面下議題。

(×)避談歷史與政治議題。

(×)切勿心軟,勿輕信他人。

(×)凡事低調、不張揚。

(×)不特別強調台灣人身分。

(×)不在當地人面前講台語。

許多工作外的因素都足以帶來精神負擔,毋寧也是種看不見的生活品質耗損。這種「隱形成本」應該計算在內。

其實不論去不去,沒有一條路是「不歸路」,很多人再三踟躕,無非是害怕不若預期成功,或是擔心有一天再回到台灣,已經沒有屬於自己的舞台。

4.出發點是鍍金還是加壓?

對 此,每年有一半時間在大陸各地奔波的精英人力資源總經理劉匡華,倒是有個很好的提醒。他說,台灣人最普遍的迷思,就是分不清楚「差異」的意義。以為兩岸同 文同種,「沒有差異」,到了當地卻又自認高人一等,把期望值擺得太高。大陸現在各行各業都呈現過度競爭,開始就預設「只許成功、不許失敗」,太天真,也不 實際。

「把去大陸當成到非洲,」劉匡華用了一個誇張但貼切的譬喻說。該做的功課、該放的身段、該擔的風險,到大陸一點都不能打折扣。自認沒有條件到異鄉奮鬥的人,就不該認為自己可以在大陸立足。

劉匡華認為,不管在哪裡,只要做出成績,一定有人向你招手。只是與其想著利用「中國經驗」為自己鍍金,倒不如視為一種「加壓」的過程,先拿出超越目前100%的能量再啟程。

畢竟,在台灣職場上遇到的挑戰,到了對岸只會放大,不會縮小。當然要先知己知彼,再三思而後行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